您好,欢迎来到应急中国网!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国内新闻

“上海踩踏”“哈尔滨仓库大火”,凸显应急管理师缺口巨大

发布时间:2015-01-04 来源:网络 阅读:1171

        2015年的前3天,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接二连三,伤亡数字不断上升。如何驾驭这个超大规模的国家“安全发展”与“安全行驶”,一时间成了沉重而迫切的话题。

       

       一天一起灾难

        2015年1月1日凌晨,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踩踏事件共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

        1月2日上午10点,连接西藏西部的国道219沿线突降暴雪,73人被困。截至3日11点,被困人员已妥善安置。

        1月2日下午,哈尔滨一仓库发生大火,22时突然发生塌方,造成消防官兵5人遇难14人受伤,2人失联,1名楼内保安受伤。

        1月2日下午,湖南郴州在建厂房垮塌。截至目前,共有10名被困人员获救,其中6人死亡。
        1月3日凌晨三点左右,云南大理修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的巍山古城楼起火,雄伟的古楼建筑被毁,无人员伤亡。目前起火原因不详。

        进入2015年,当人们喜迎新年的时候,牵动人们心情的却是一场场残酷的事故,无数个家庭将在悲痛中迎接2015。外媒在评价这一连串事故时,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中国已经从原来的量级进入新量级时,一些贫穷积弱时候的烦恼没有了,新情境与新课题却应运而生,需要以更慎重的态度、形成更周密的机制去应对与防范风险。”

        如何提高城市应急能力,无疑会成为2015年最迫切的话题。

       

      “应急管理师”还缺数十万

      建立专业的队伍,是提高城市应急能力的第一步。据媒体报道,目前我国应急管理师缺口数十万人之多,其中每个省市应急救援中心的专职人员缺口就有近2万人。专家称,应急管理师在我国是一项全新的职业领域。应急管理是指在应对突发事件或公众遇到急性人身伤害时,承担先期辅助处置任务,并帮助遇险人员开展自救互救活动。它的诞生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

        许多国家在应急救援体系中有类似于应急救助的职业。如日本称为特别救助师,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称为职业救援人员,而我国香港特区称为民众安全服务员。从许多国家的救援体制来看,尽管称谓不同,但类似于“应急管理”的职业普遍存在,并受到公众的高度信任。

        为了在全国范围内加大专业应急管理师的培养力度,增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促进我国应急救援事业的发展,目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委托中急培(北京)应急技术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培养和培训应急管理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也同步启动了国家题库技能实训指导项目。

        建立专业的队伍,可以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没有队伍,一切无从谈起。

       

       我国城市的应急机制几近空白

        以上海踩踏事故为例,有外媒提出了疑问,如此灾难为何会发生在中国最大、最现代化的城市中。在许多人看来,此次意外凸显出中国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对安全措施的体制性忽视。在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上海,外滩竟然没有应急通道,没有疏散区域,值得人们深思。

        中国应急管理协会专家在分析这一系列事故时称,中国的城市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导致从街道到学校的各种基础设施承受了巨大压力,中国的城市不得不努力赶上这样的发展速度。以至于对安全设施以及安全意识方面无暇顾及。

        上海、哈尔滨、郴州、大理等地的有关部门注定要面对尖锐的质疑——它们原本是可以采取更多措施,保障公共安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车之鉴,后车之师。这些事故敲响了警钟,各个城市如何建立应急机制,已经迫在眉睫。

       

        春节将再次考验应急能力

         中国应急管理协会专家称,春节是考验各级政府处突能力的关键时刻。专家建议,全国各个层面的应急管理师有必要开展一次节前全域安全大检查,要突出抓好客流集中地区和时段、事故多发路段的交通疏导,坚决制止超速、超员、超限、车辆带“病”运营等危及出行安全的行为。同时,对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要无缝隙排查,一旦发现苗头性问题要及时果断处置化解。

         中国的人流规模与体量的庞大,极其容易在春节期间引起突发状况。驾驭这个超大规模的国家“安全发展”与“安全行驶”,不是件容易的事。各级应急管理人员要加强防范,否则快乐翻转成悲剧可能只在转瞬间。

        应急知识热线:4006-058-928

        来源: 应急中国网

 

 

分享到:0
应急装备更多>>